相信经历过装修的朋友,对装修这档事都会有点记忆深刻,甚至痛定思痛的细节――因为装修本就是个让你体验“遗憾美”的最佳案例。下面是一位朋友总结的在装修过程中商家们的一些经典忽悠语录,希望为那些还未经历这一体验,或正准备迈入这一体验的朋友们提供参考和借鉴。
一、到时再说
这句话多次听到过。装吊顶时,问的时候是25元/平方米,安装费15元/平方米,可是到说实际米数,在交款的时候,就变成100元一间,还说都这价。不知道是我特背,还是装修公司都使这一招的。让吊顶的代装滑轨,本来说给个10元、20元就行,最后装完要40元,那才是吃了哑巴亏,谁让我想贪便宜呢?
装门的照搬这招,说是不好装,墙面不规矩,要多用大芯板把门框整齐??,硬是多要了50元安装费。不给都不行啊,他就那样耗着不给你弄,真正没辙!
二、给你让出来
按照电工丈量的去买电线,买回去发现不够用,是电工算的有问题,还是卖电线的事呢?估计问题出在丈量上,当时卖电线的老板手头没有尺子,是按照他家地砖的尺寸量的,据说是500毫米×500毫米的,两块一米,量到10米后,拿住那点后对折过来扯出相同长度就是20米,然后再对折量出40米。理论是这样,当我对地砖丈量的方法提出质疑,并且就电线在打弯的时候的好几厘米误差如何界定时,被告之“多给你让出来一点,不会短的”。现在想想真是此一米非彼一米啊,就像卖鱼小贩用的黑塑料袋装水充分量差不多,掩人耳目,蒙混过关。
窗帘杆说是窗口一边让出来20厘米,再加上杆头,就差不多了。实际拿到的货是算上杆头还不够20公分,比设想的短太多了啊。可由于当时是在电话里说的尺寸,没写凭证,也没法回去理论――人家肯定不会承认的。总算窗帘挂上后没把窗户露出来。但败笔已成定局。
三、放心,质量是一样的
买开关暗盒时挑的好的,也按好的交的钱,当时只有6个,不够了,因为在他们家买了很多东西,所以说好第二天去拿。第二天老爸去拿,也没多问,可到家一对比才发现拿到的不是一个牌子。打电话去问,被告之质量一样的,保用。可装上后问题大了,等电工让我去看时,发现第二次那批,在墙里都是碎的,形都没了,第一次买的就没事。唉,这个咋说呢,我要是有时间真想把那黑心老板拉过来让看看,让他把那批碎得奇形怪状的玩意都挖出来,给我换好的!
五、先看样子吧,别看标价签,价钱可以商量的
家具是大件,东西多,种类款式也多,自然里面的水分也大得多。在去之前,就说了,得在总价的基础上照着七百、八百地往下砍。进了家具城,一看价签,动不动一个电视柜就一千好几,一个柜子四、五千的。听姐姐说现在家具基本都是硬杂木或复合板贴的纸皮子,哪值那么多钱啊。逛了好几家,正犹豫着呢,导购上来“做工作”,说:“先看样子吧,别看标价签,价钱可以商量的。”等看好了一个品牌的,罗列出要买的东西了,导购却说这个只能给您让一百,那个只能一百五,这个桌子已经是底价销售不能再降了(第四条又来了),那个需要改尺寸是异形,还要加钱呢,卧房五件套里不含床头柜,因此床头柜是不能送的,要送的话就不是这个价钱……说实话家具样子是不错的,商家就是晓得你也是真喜欢,价格肯定咬住不放。